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科幻电影成现实?电子皮肤市场空间超2万亿,多

来源:电子设计工程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4-24 13:4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作者丨宇哲 图源丨摄图网 2019年,Netflix神剧《爱,死亡和机器人》在全球走火,这部豆瓣9.2高分的动画,让赛博朋克(cyberpunk)这一概念走出科幻,成为一种风格。观众大呼过瘾之余,

作者丨宇哲

图源丨摄图网

2019年,Netflix神剧《爱,死亡和机器人》在全球走火,这部豆瓣9.2高分的动画,让赛博朋克(cyberpunk)这一概念走出科幻,成为一种风格。观众大呼过瘾之余,除了独特的叙事风格与CG特效,更让人引起思考的,是片中对未来世界、科技发展与人类关系的探讨。

未来科技究竟会发展到什么程度?人类真的会与机器人共处吗?

当多部电影探讨着科幻议题,很多电影中的场景,在科技推动下正成为现实。

科幻电影里,冷冰冰的“电子芯片”真的会与人类结合。1985年,通用电气公司(GE)利用离散型红外传感器制造了第一个机器人手臂的敏感皮肤,开启了电子皮肤的发展历史。2000年,贝尔实验室成功制造出当时世界上第一个用有机晶体管材料做成的柔性电子纸。

皮肤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负责庞大的信息交换。它能够收集外界刺激,并把这些刺激转换成压力、疼痛和温度等人体可感知的信号,科学家们正在创造出具有类似人类感官能力的人造皮肤。

2015年,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斯坦福大学化学工程系主任鲍哲南教授的团队,研发出世界上第一个可与动物大脑沟通的可弯曲型电子皮肤。经过多年研究与实践,如今电子皮肤正超越皮肤本身的属性,从技术上来看,在假肢制造、机器人设计、可穿戴设备等多个领域起到重要作用。

科技让电影成为现实,人工电子感官技术的发展为全球经济带来利好。据IDTechEX机构预测,2018年全球柔性电子市场为469.4亿美元,2028年为3010亿美元(2万亿人民币)。

正如来自中国的科学家鲍哲南教授所说:“电子皮肤是未来电子工业发展不可避免的趋势”,这项技术未来有望成为世界各国抢占的科技制造点。

近似人类“触觉”的机器人,已经不远了

如果没有皮肤,人类会怎样?

我们将失去触觉、无法感知冷暖和疼痛。皮肤不仅是器官的保护壳,还是生存所需的信号系统。可以把皮肤比作是触觉感受器,它紧密地分布在整个皮肤上,并将触觉、温度等转化为信号,传递给大脑。

电子皮肤(e-skins)则是模仿人类皮肤的柔性电子设备,它由轻薄、透明、柔性、可拉伸的材料制成,方便地贴合于人体皮肤表面,实现人工触觉。

一直以来,科学家们在努力将自身具备的全部感官“复制”到机器人身上,但机器仍缺乏一些极其关键的能力,其中就包括人类精密而完善的触觉。

目前,即使世界上最逼真、最仿生的义肢,也难以实现触觉的突破。而具有触感能力的电子皮肤,却完全能使假肢理解触摸、弯曲或按压等动作,帮助配有假肢的人恢复感觉。

在机器人研发上,电子皮肤可以帮助机器人敏感获知环境信息。近年,鲍哲南团队研发出具有触觉传感器的手套,机械手臂在戴上手套后能够具备和人类皮肤类似的触觉。

鲍教授曾在公开场合表示:“用这样的机器人摘树莓,它的手会把握适当的力道而不将其压破。”显然,在人工电子感官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下,机器人的触觉越来越接近“人类”。

更神奇的是,如今的传感器不仅可以感知传统意义上的力学信号,“近几年,传感器又增加了对电学信号和化学信号的感知,从大脑、肌肉传出来的细微电信号和化学信号均可被测量,这意味着电子皮肤具备了更多功能。”鲍教授曾透露,目前其正在进行新材料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未来手机屏幕、医疗仪器都可以像皮肤一样贴在身上。

可以预见,随着科研的发展,未来慢性病群体将不再需要佩戴大型电子监视设备,轻薄、智能的电子皮肤将可以嵌入人体,成为人体健康的指示标。据了解,目前柔性触摸屏已实现产业化,并成功应用于世界首批可弯曲智能手表和可折叠智能手机中。

去年,沙特国王阿卜杜拉科技大学研制出目前最强的人造皮肤,这款灵敏度较高的人造皮肤可以感知8英寸外的物体,并在不到十分之一秒的时间内对刺激做出反应。其还可以自我修复达5000次,并且在四分之一秒内恢复。

这项发明不仅可以用于假肢、病患检测等医疗用途,还可以应用于多款产品,包括测量家具、飞机和建筑物结构健康状况的传感器带。“我们设想这项技术应用在生物学以外的未来。”该研究小组称。

如何不断提高人工电子感官技术,是各国科学家研究的方向。

去年9月,来自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成功开发出一种人造皮肤,能像真实皮肤一样对疼痛刺激做出反应,以前所未有的细节复制痛苦刺激的反馈回路,并且能够区分疼痛的严重程度,这意味着离造出能感知疼痛的智能机器人已经不远了。

文章来源:《电子设计工程》 网址: http://www.dzsjgc.cn/zonghexinwen/2021/0424/1182.html



上一篇:来认识一下这个新职业——电气电子产品环保检
下一篇:【88712366】已经享受软件产品即征即退的电子出版

电子设计工程投稿 | 电子设计工程编辑部| 电子设计工程版面费 | 电子设计工程论文发表 | 电子设计工程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电子设计工程》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