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电子设计工程》收稿方[06/03]
- · 《电子设计工程》数据库[06/03]
- · 《电子设计工程》栏目设[06/03]
- · 《电子设计工程》刊物宗[06/03]
- · 《电子设计工程》征稿要[06/03]
- · 《电子设计工程》投稿方[06/03]
神童沈亦晨:用光子代替电子,解决国产制造芯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2011年,22岁的沈亦晨考入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在读博期间,他在《科学》杂志上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了《宽波段光学的角度选择》的论文,首次实现了在材料尺度上对光的传
2011年,22岁的沈亦晨考入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在读博期间,他在《科学》杂志上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了《宽波段光学的角度选择》的论文,首次实现了在材料尺度上对光的传播方向的选择。2016年,沈亦晨在美国创立公司,目标是设计出划时代的产品:光子芯片。2017年,沈亦晨凭借正在研发的光子芯片,获得麻省理工学院创业大赛和哈佛大学创新挑战赛的第一名。2019年,沈亦晨推出公司出品的第一套电子芯片,顿时轰动一时,让大家看到了中国芯片技术的新起点。
沈亦晨到底有何过人之处呢?本期周少说就带大家走进这位天才少年沈亦晨的传奇成长史。
沈亦晨出生于浙江杭州,从小就是一个物理天才,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父亲是一位电力工程师,受其父亲的影响,沈亦晨从小就对物理展示出了浓厚的兴趣。在杭州外国语学学校读完中学后,沈亦晨前往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和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学习物理专业。2011年,22岁的沈亦晨进入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物理学专业,研究纳米光子学。纳米光子学,是研究在纳米尺度上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利用近场光学对纳米器件进行设计制造和运用的技术,属于光子学的分支。且在读博期间,沈亦晨就发表了15篇论文,获得了10项专利。同时对光学研究的孜孜不倦,还让沈亦晨得了一个“追光者”的外号。
身为麻省理工的高材生,沈亦晨明白芯片制作一直是我国科技面前的一大避障,芯片技术虽然起步晚,发展快,但是也存在工艺落后,产能不足,人才紧缺等问题。
在大学期间,沈亦晨一直牢记使命,努力学习,一直朝着这个目标前进。沈亦晨说:“在未来 10 年里,用增长越来越缓慢的电子芯片去匹配一个增长越来越快的数据需求,这可能是目前该领域的最大挑战。整个电子芯片行业很早就意识到这一问题,所以也在不断尝试做出更高性能的电子芯片来满足数据需求”。2014年,沈亦晨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宽波段光学的角度选择》首次实现了在材料尺度上对光的传播方向的选择,让众人纷纷注意到了这位天才少年。
三年后,沈亦晨凭借正在研发的光子芯片,获得麻省理工学院创业大赛和哈佛大学创新挑战赛的第一名,顿时引起业界为之震动,纷纷夸赞这位天才少年。从麻省理工毕业后,沈亦晨便开始了创业的旅程,2018年更是刚成立不到两年的曦智科技,就获得了百度和美国半导体企业的投资,金额高达10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6500万。让国人看到了这位天才少年有望解决芯片难的问题,都对其给予了极高的期望。
有一段时间,华为芯片被禁一事闹得沸沸扬扬,其实华为有自己制作芯片的能力,虽说在高端芯片上还需要ARM提供架构,但在终端芯片领域我们已经有了自己的“达芬奇架构”。所以现来讲,中国芯片的短板在于没有光刻机,如果没有光刻机,我们的芯片技术就无法往高端水平发展,但是因为ASML公司的股权问题以美方的阻拦,我们无法获得光刻机。因此,我们就不得不放弃光刻机,走向光子芯片领域。
沈亦晨表示:“硬件计算量的发展速度慢慢地跟不上我们数据的发展速度的时候,未来我们怎么才能解决在硬件能力供不应求的情况呢?相比于电子芯片光学芯片更适应于做人工计算的一类计算硬件,光学芯片上集成了成百上千光学举证干涉单元,我们把电子信号转化为光信号,通过光子芯片的同时他的光学信号就会在波子传播的过程中进行相互干涉,已完成人工智能李最重要的线性运算这一步”。这样的光子芯片在能耗上优于电子芯片,时间上也优于电子芯片所花的速度。
现在的沈亦晨已经将他的光子芯片做大做强,以配套算法展现光子计算软硬结合的更多应用场景可能性,并吸引了如谷歌、FaceBook、AWS、BAT级别的团队合作。其个人获得的荣誉也是众多,“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财富中国40位40岁以下商界精英,2018中国AI英雄风云榜-商业新锐奖。
光子芯片若是沈亦晨研究成功的话,不仅是芯片领域的一大突破,对于中国来讲也是宣扬国力的证明。美国停止向华为供应芯片,华为团队虽然挺过来了却也担心美国接下来会使用什么恶劣的手段。说到底,这背后就是国力和科技的竞争,中国现在正是需要沈亦晨这样有能力有谋略的青年。
文章来源:《电子设计工程》 网址: http://www.dzsjgc.cn/zonghexinwen/2021/0610/1353.html